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

台灣製襪子 70%來自社頭織襪協會旗下製襪

  炎炎暑日正是愛MM性展現美麗雙腿的季節,展現美腿未必少不了絲襪,藉由絲襪的若隱若現,讓人產生無限想像,既有花紋,又可展現迷人雙腿曲線。
  芭樂、織襪為社頭的兩大產業,後者在社頭有4、50年的發展歷史,堪稱台灣織襪工業的大本營。民國60年代為社頭織襪的全盛時期,無論是男女用襪子、褲襪、網襪及小友好的襪子,以至小到洋娃娃的襪子,社頭織襪工廠一應俱全。
  不說您概略不知,無論是絲襪或各種襪類,社頭所生產的產量供應全台70%。
  社頭鄉更团圆了全國知名絲襪品牌,比喻市道市情上常見華貴牌、佩登斯、琨蒂絲…等,讓人粗浅體會到在織襪業的發展史上,社頭佔有重边界位。

社頭織襪緣起
  社頭織襪業,緣起2次大戰末期,新竹人鄭吟、鄭學父子從上海回故鄉新竹,恰是美軍轟炸正熾之時。他們帶著手搖式織襪機,疏散至清水岩,設立勝利織襪廠,員工多達百餘人。

    手搖式織襪機生產速度緩慢,供不應求。為求解決,鄭氏父子帶動鄉民投入製襪行列步队,以少许人力提升產量,短短幾年織襪承办農業,成為該鄉首要產業,帶來可觀財富。
  41年,社頭鄉有39家襪廠,全為手工生產,後來蕭氏兄弟創立大同實業,引進自動化機器。45年,大同實業改為生產尼龍伸縮絲,進口半自動與全自動織襪機台,一貫作業生產,規模最大。
  50年代末期,魏氏眷属投資製造褲襪、尼龍絲襪,成為大同實業之後,較具規模之企業。别的,還有生產華貴牌的金福隆公司、琨蒂絲的陸友公司与佩登斯的佩登斯工業等。
  60年代因應全国煤油危機,當時的省主席謝東閔倡议「客廳即工廠」,家家戶戶皆可申請重電,方便鄉民插足織襪、做機台的队列。
  70年月以後,土地、工資、利润上漲。其他縣市的大織襪廠,為了消沉本钱、进步競爭力,紛紛遷廠到社頭,運用當地的織襪衛星工廠,社頭组成織襪專業生產區。
   70-80年間,社頭織襪生產,分工相助、發包轨制並行,社頭大大小小織襪廠和代工廠有300多家,是社頭織襪全盛時期,負責人手刺印上董事長頭銜,隨處可聽到「董仔!」稱呼。

穿絲襪的女孩優雅又高貴
  金福隆實業,生產華貴牌絲襪著稱。總經理魏平祺說:女性應多穿絲襪,除了隔絕髒空氣、防止腳底争吵,也可減緩腿肌下垂與鬆弛。

    不愛穿絲襪,缘故原由之一是容易勾破,魏總指出,穿著絲襪有潛移默化功能。因由在於,防範絲襪勾破就會当心自己的舉止,養成優雅動作,表現崇高的氣質,也會活期修剪指甲。
    
轉型往高價科技產品發展
  近10年來,台灣原物料價格飆漲、人力资源举高,加上經濟减退,織襪廠紛紛到大陸設廠,以獲取卑下的生產老本,賺取利潤。從此,大陸廉價襪子回銷台灣,台灣製襪業者入缺失出,有的苦撐、有的關廠、有的另起爐灶。
  社頭織襪產業發展協會100多家廠商會員,堅持根留台灣,為了捍衛長久以來创设的織襪文化與歷史,不斷研發科技織襪及特殊机能織襪。業者多採電腦程式設計,更新織襪樣式。
  近些年縣府配合經濟部工業局積極推動社頭織襪工業區的辦理,今朝正積極評估規畫中。
   每年12月,更舉辦襪子節活動,打響「襪子的故鄉在社頭」名號,也藉由活動引入創新資源及學習機會,協助產品的開發、包裝、行銷,再造織襪王國的光彩。